三、整形美容消费后安全规则
(一)整形美容术后常规护理
1、抗感染治疗:对于较大的手术,应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给予抗感染治疗;较小的手术口服抗生素即可,一般应用3-5天。
2、适当的休息:根据手术的程度及部位,可适当休息。四肢关节部位的手术不但需要休息,还需要制动,以利于伤口愈合。
3、伤口可于术后1-3天换药,有引流管(条)的可于术后24-48小时拔除,缝线多在7-10天拆除。随着免拆免缝技术的推广,某些美容手术就不需要拆线。
4、拆线前伤口保持干燥。口周等特殊部位接触到水,应加强换药和消毒,防止伤口感染。
5、肿胀出血较多及术中剥离范围较大的手术,常采取加压包扎的方式来塑形,避免血肿的发生。包扎时间一般为3-7天。
6、整形手术术后都有伤口肿胀期。小手术一般7-15天即可消退,大手术完全消肿需要1-3个月,消费者应有心理准备。
7、个别消费者术后伤口周围皮肤会出现淤血现象(表现为淤青),一般在1个月内会消退,不需过于担心。
8、为防止术后的肿胀,促进伤口快速消肿,有些较小手术可在术后24小时内对伤口周围做冷敷,24小时后做热敷。但要控制好温度,避免冻伤和烫伤,并防止敷料直接接触到切口,保持敷料干燥。
9、术后如出现不良问题或有疑问,应及时咨询手术医师或进行必要检查,以便及时采职救治措施,切忌擅自处理。
(二)术后效果评估有助及早回归正常生活
评价整形美容手术效果,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,既要使整形美容医师和消费者双方满意,又要考虑到社会人群的看法。消费者和整形美容医师双方之间存在教育水平、素质、理解能力上的差异,这种差异极有可能导致消费者对手术产生疑惑,对手术效果的评价存在偏差。但随着整形美容的术前模拟、手术设计和效果评估等程序的加强、相关技术的进步、以及消费者与医师沟通环节的重视、消费者合理的预期、消费者和医师之间对效果的评估基本上不会存在明显的分歧。这有助于消费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。
(三)良好引导可顺利度过“心理矛盾期”
接受过手术的消费者都会有一段“心理矛盾期”,这是因为在术后恢复初期,创面一般都会存在红肿、胀痛现象,短则3-5天,长达上月,而且效果很难立即呈现,消费者容易产生患得患失的心理。一般来说,消费者在术后的情绪反应会经历以下三个阶段:
1、不安阶段:多数整形美容手术的术后肿胀期都在3-7天,甚至更长,消费者由于不能确定术后效果究竟如何,常常伴有焦虑、忧郁等不稳定情绪,甚至误认为手术不成功。此时,医护人员应做好解释工作,告之消费者术后水肿是创伤愈合的必然结果,需耐心等待组织的恢复。
2、恍惚阶段:未作好形象突然改变的心理准备,即使消费者认为手术是成功的,仍会有一个情绪恍惚的心理阶段。人的行为心理与社会存在一个相适应的环境定势,当人以一个全新的面目展现在他人面前时,常常会感到难以适应,担心被取笑、歧视。
3、稳定阶段:随着时间的推移,消费者对周围环境有了重新适应和协调,心理趋于平衡,解除了长期被压抑的情绪障碍,为达到美的满足而感到欣慰。这时,消费者表现为自值心增强、害羞感降低,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使他们更容易与人相处,健康地回归社会。